
当今汽车上的电动设备越来越多,车主在使用这些电动设备时,尽量不要让蓄电池超负荷工作。蓄电池的超负荷工作会减少蓄电池的寿命。掌握正确的蓄电池充电方法很重要。
首先将电池正极接电源正极,电池负极接电源负极。
然后初充电争两个阶段进行:首先用初充电电流充到电解液放出气泡,单格电压升到2.3~2.4V为止。然后将电流降为1/2初充电电流,继续充到电解液放出剧烈的气泡,比征和电压连续3h稳定不变为止。全部充电时间约为45~65h。
充电过程中应常测量电解液温度用电流减半、停止充电或冷却的方法,将温度控制在35~40℃,初充电完毕时,若电解液比重不合规定,应用蒸馏水或比重为1.4的电解液进行调整。调整后再充电2h,直至比重符合规定时为止。

修复方法:撬开电池上方的盖板。一些电池的盖板是ABS胶粘接的,一些电池是达扣连接的。有的是滑板。注意撬开盖板的时候,不要损坏盖板。这时可以看到6个排气阀的橡胶帽。打开橡胶帽,露出排气孔,通过排气孔可以看到电池内部。一些电池的排气阀底座是可以旋开的,可以不打开橡胶的排气阀而旋开排气阀底座。一些电池的橡胶帽周围还有一些填充物。打开盖,用手电照着,看小孔内部是否有干涸现象,即电池是否失水。电池的极板是用白色玻璃纤维棉包裹着的,正常情况应该是湿润的。用滴管吸入蒸馏水由排气孔注入电池。把加好水的电池用透气的遮挡物覆盖排气孔,以防止灰尘落入排气孔。好用医用的二次蒸馏水。补水的原则是宁少勿多。不够可以再加,多了造成酸比重下降,电池容量就会不足。无经验者可以按每孔5mL掌握。好是看着加,湿乎乎,亮晶晶,水汪汪。湿乎乎正好,亮晶晶就多了,水汪汪就太多了。


电瓶一般由几个人电池串联组成(6V电瓶用3个,12V电瓶用6个),要求串联的几个电池具有相同的容量和充放电特性。但杂牌和质量较差的电瓶,各电池的一致性就比较差,电瓶充满电后,从整个电瓶来看,电压已经充够,质量较差的电池已过充电。放电时,电瓶的电压降到了5.3V和10.6V,但质量差的电池已过度放电了。质量较差的电池性能比较差,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就更容易硫化,引起电瓶容量的下降并较早报废。修复这种电瓶,首先应把其中质量差的电池找到。方法是在电瓶的上盖对应各电池连接桥(一般在两个橡皮帽的中间或略靠边)的部位钻一个Φ6mm的孔,孔的深度刚好钻到铅质的连接桥上(不可钻通)。然后在连接桥上用Φ1.5mm的钻头钻一个深度约2mm~3mm的小孔(也不要钻通)。再用一段长约40mm直径约1.2mm并已完全镀上焊锡的铜钱打入连接桥的小孔中,将熔化的松香或沥青滴在铜钱周围(因硫酸对铜钱的腐蚀性很大,腐蚀产生的硫酸铜对电瓶有损害,在铜钱上镀锡可使铜钱与连接桥的接触比较紧密,并保护铜钱不被电解液腐蚀,滴上松香是为了进一步保护铜钱不被电解液侵蚀)。12V电瓶多可以打入5条铜钱,这就等于把每个小电池的正负极都引了出来,可以对每个小电池的电压和电解液的比重进行检查。对于已经硫化的小电池,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分别进行修复。
